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無庸置疑,在台灣的教育過程中,每個人都讀背過不少的「古文詩詞」、「孔、孟學說」、「聖賢書」、「人文歷史」等書,但我們的國文課程「易經」並未被列入其中,也許「易經」非三言兩語可交代清楚,課堂上沒有足够的時間傳授,國文老師最多只能輕描淡寫,點到為止,因此大多數人對「易經」均存有「敬鬼神而遠之」的心態,認為「易經」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而不敢去碰它。我也直到搬到淡水「紅樹林」後才有機緣接觸到「易經」,聽了一、兩期每週兩節的義務教學課程後,正處於一知半解時,我無意間在折扣的書店裡買到了「南懷瑾」易經大師的三本講述書稿,精讀兩三遍後始對「易經」有些初淺的認識。每個人學「易經」的切入點及想獲得的境界各異,大多數學「易經」的目的,希望對「相術」能更上一層樓,而我只想瞭解「易經道底是一門什麽學問呢?」、「易經真的有那麽博大精深嗎?」而已。我個人精讀了「南大師」由淺入深的「易經」講述解說後,有了個人的淺見「選對的書很重要,看不懂的書,除非找對人解說,否則也不要太費時間去讀它」,我也才知道「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的真正原因乃以「潔靜精微」的評語闡述「周易」作「十翼繫傳」來發揚「易經」的高深哲學而受尊崇。


 


有人說「易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乃「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的確有其道理。「易經」有「理、象、數」的內涵,其哲理含盖天文、地理、物理、數理、哲學、科學等學問,故古來有「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之說。「易經」以八卦為本位而廷伸到六十四卦並配合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及黄道十二宮、二十八星宿加以精算分析解說而作出讖卦及預言,絕非歐美「聖經」的「世界末日預言」能與之相提並論,也非一般「水晶球」、「塔羅牌」、「血型星座」、「巫術」等西洋相術可望其項背。故自古以來很多預言家、江湖術士等,也應用「易經」為基礎寫出預言、神通、算命卜卦、風水諶輿、五術等書源源不絕,而每個人研究的深淺、功力有所差異。由於「易經」三大原則中「變易」乃最大變數,也是永遠無法預測的領域,是否有人能預知未來將發生的任何事物,是很值得我們置疑的。我很欣賞「南懷瑾」大師以非常理智、科學而不迷信、「敬鬼神而遠之」的精神去深研「易經」,他強調「善易者不卜」及「察見渊魚者不祥」的理論,提醒學者務必養成「獨立思考能力」,不可人云亦云,絕不可太相信或沈迷於風水卜卦之說,終極會走火入魔而陷入「迷信」境界,誤己、誤人而不自知,不可不慎。


 


生長在「台灣」的多數人,除了信奉「天主教」、「基督教」及其他宗教的家庭外,一般「台灣人」的家庭,大部份的習俗均偏向「佛教」、「道教」或「佛、道」混雜的宗教觀。基於「望子成龍、成凰」的心理,很多人出生時,他(她)們的父母親們都曾隨俗特別請「命理專家」排過我們的「流年八字」以預測兒女們一生的「吉凶悔吝」,寄盼能「趨吉避凶」畢生能飛鴻騰達、順遂平安,我也不例外。及長我自己也曾陪過兩位好友看過「手、面相」,也到過「民雄」讓眼盲的知名「摸骨師」摸過骨,後來我自創公司時也請「姓名學」名家改過公司及自己的名號。年屆知天命之後,我對「命理學」有個人的見解「盡信書不如無書」,作參考無妨,絕不可照單全收,一切「順其自然」即可,但確信「生死有命,福貴在天」、「人算不如天算」之說。


 


最近我才獲悉好友的一件連他自己太太都不知道的「秘密」,他說小時候他母親為他找過名算命師排過他的「八字流年」,事業有成之後,他也自己找過另外名「算命師」覆驗,但雙雙均鐵口直斷批出他2010年將是他的「陽壽」終結年限,他一直耿耿以懷。我聽說後很不以為然,斷人生死甚不符常規,有謂「天機不可洩漏也」,更何況「多行善、多佈施、多積陰德」本來就有可能「延年填籌」這才符合「易理」呢!我安慰他絕不可驚慌失措,告訴他據我對「易經」的淺識與心得,確有「察見渊魚者不祥」的認知,對他平日為人處世,長幼有序又謙虛有禮,知恩圖報又樂善好施的天性與行事風評,只要「心存善念」不要將「流年相命之說」常掛心上,遇事坦然以對順道而行,終將必能「趨吉避凶、化險為夷」無疑,他也認為我言之有理,彼此相約過完了年相聚時,好好喝杯酒為慶。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