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民國九十八年三月七日星期六)我心情特別高興,因為在「自由時報」北縣新聞「B6版」看到斗大的標題「副總統蕭萬長: 台二線、淡江橋 斥資238億」。(記者李穎/北縣報導)為解決台北、淡水間的壅塞情形,副總統蕭萬長昨天視察台北縣時表示,交通部同意拓寬台二線及興建地方期盼已久的「淡江大橋」總計要投入238億元經費。至於台北縣政府推動的「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當初用意是做為台二線拓寬的替代道路,興建與否,將回歸由交通部公路總局權責,重新評估交通維持計劃。


 


副總統蕭萬長昨天上午到台北縣政府視察,縣長周鍚瑋報告解決淡水交通間題事宜: 蕭萬長表示,淡水不僅是大台北生活圈,未來台北港連接基隆,也是郵輪進出及外國觀光客往來重要樞紐,等於「國家門面」,如果交通問題不能解決,稱不上是現代化國家,允諾將成專案小組,恊調環保署共同努力。


 


「台二線拓寬為40米」交通局長林重昌表示,交通部做出兩項承諾,包括台二線確定從25米拓寬為40米,經費從107億元降到80億元,拓寬部份做為綠帶、人行步道、公車停靠等。拓寬路段從台北縣「紅樹林至台北市北投大度路、中央路口,總長約4公里。另一項已通過環評的「淡江大橋興建案」,將針對道路銜接處重作環境影響差異分析,規劃以雙塔斜張橋方式,不影響淡江夕照,完エ後將成為淡水新地標。


 


看到此兩項公共エ程的承諾進展,我個人特別高興,這才是真正落實「擴大內需」、「提供就業」、「活絡經濟」的大利多。尤其「台二線拓寬為40米」,我因去年(民國九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星期二)在此「部落格」發表過一篇文章: 為「紅樹林水筆仔」請命,我個人並發了不少時間去瞭解,親身參加「考古勘察」、「水椎公聽會」並在「大厦貼公告」,「打了不少電話」等,强調有關「環評」的重要性。看到副總统及交通局長的明智決策,「德不孤」、「公道自在人心」也應該加以「喝釆」才是厚道。但也希望副總統及交通局長所作出的上面兩項エ程的承諾「言而有信」,不可流於像「馬政府」「六三三」政策的跳票才是淡水鎮民之福。在此我要特別為唯一的「淡水鎮民代表」「鄭楊淑玲女士」鼓掌,只有她講了真話,她說: 「北淡替代道路建或不建都應先落實環境影響評估,如果環評認為道路可建就好好做,若認定會重創紅樹林、濕地生熊,就不要做」。她的看法正是我的理念。


 


PS:  附上我去年七月二十二日的文章如下:


 



   「煙斗心赤子情」為淡水「紅樹林水筆仔」請命


 


七年前我從天母移居「淡水紅樹林」乃看上住家前一片翠綠的「紅樹林自然保留區」、近在咫尺的「淡水河」及「觀音山」,後有「大屯山」當靠背,在大台北地區有如此的地形並不多見。「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於民國七十五年由「行政院農委會」規劃出來迄今,因「水筆仔」是一種罕見的河岸沼澤「胎生」植物,從淡水河口至關渡「鳥類自然公園」間全長約五、 六公里 以上的河岸沼澤區乃全球密度最高的胎生「水筆仔」植物繁殖區。「紅樹林」除有防風防洪的作用外,生態區裡有多種稀有的魚蝦貝類等、其中最獨特的「招潮蟹」與「彈凸魚」等更是名聞遐邇。「紅樹林」中的鳥類珍禽種類也有一、二千種之多,這是非常罕見的「自然生態保育區」,難怪至少有二、三十個「野外保育團體」視此區為「台灣」的自然保育「珍寳」全力加以維護,全台各級學校師生們也紛紛遠道而來作「户外教學」的生態之旅,甚至很多「國際研究團體機構」都慕名而來,不僅大大提昇了「淡水紅樹林」國內外的知名度,也為「淡水」地區帶來非常優質的「人文生態」的觀光資源。尤其「蘇貞昌」縣長任內大力規劃出八里的「十三行博物舘」、「西濱公路」、「大台北港」興建了八里左岸「公園步道」、「淡水漁人碼頭」、紅樹林「右岸步道」及500公里長的「自行車道」等,大大提昇了八里及淡水地區的「生活品質」是有目共睹的。每天清晨或黃昏,從我住家洋台上看著延捷運右岸自行道及「紅樹林」步道上成羣結隊的步行人潮及自行車隊來回經過,邊欣賞「觀音山」、「淡水河」、「淡海夕陽」及「紅樹林」臉上均洋溢著健康、快樂及幸福的神情,我內心也頗受感動。


 


二oo八年七月二十二日(星期二)「自由時報」北縣新聞(B6版)斗大標題: 「淡北道路開定了 居民: 抗爭到底」並夾報一張「台北縣政府」文宣標題「縣長周錫瑋: 淡水河北側沿平面道路今年動エ」。起自登輝大道/中正東路,終至大度路/中央北路,全長4.7公里 採平面雙向4車道,初估計經費約32.8億元,今年底 (97年)動ェ,預計於民國1006月完成。身為「紅樹林」居民的我頗感驚訝,怎麽事先也沒聽說開過「說明會」或「公聽會」就要今年動エ?本來我們「康和紅樹林大厦」前的「台2線道路」早在十二年我購買預售屋時已有規劃將拓寬40米 道路,之後鄰近所推出的大樓建物也均「遵守法令」往後預留出40米 道路的空地以配合日後淡水鎮中正東路二段的道路拓寬エ程。十二年都過去了,迄今仍未聞動エ興建以解決「竹圍」路段的塞車之苦。沒想到「周錫瑋」縣長及「蔡葉偉」鎮長及「吳育昇」立委等,捨近求遠,不按照都市即定道路執行建造,反要另闢一條臨時替代四線50公里 快速平面道路繞過「紅樹林保留區」,而信誓旦旦,保證絕對不會破壞或影響「紅樹林保留區」的生態。為維護「紅樹林」及「竹圍」居民的權益及疑慮,為此我主動打過電話向「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求證。他們說「環境評估」確認多少會破壞並影響此「保留區」的生態保育無疑,「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已行文「台北縣政府」不宜興建,有案可查。 七月二十五日 上午「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考古學者) 劉益昌 教授與「文化局文資科」人員也到「紅樹林捷運站」後方田埂會勘殘破的史前器皿(當天我也撥時間全程參加),認為有必要更多的考古、地質學者再進一步的勘察作最後是否可列為「古蹟」的認定。除此「替代道路」開エ之前「淡水鎮公所」也必須召開延線居民的「說明會」或「公聽會」以取得居民之同意及共識,否則難免會有抗爭的後續。雖然新規劃的道路全程未超過5公里 的一般道路可由「縣政府」自作「環評」即可,但因此條「替代道路」行經「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情况特殊,不論長短仍需通過「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的「環境評估」否則均屬違法之舉。希望「台北縣政府」及「淡水鎮公所」在開エ之前「三思而後行」並作好各種「環境評估」以免破壞或損及「紅樹林自然保留區」這塊得來不易的全球「保育文化資產」才是淡水鎮民之福、台灣之福。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chen119 的頭像
    benchen119

    陳思翰 (Pipe Chen)的部落格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