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最可貴的文化資產絕非其他民族可及,而「易經」更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有人說「易經」乃中華文化資產中「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國文課程並未能將「易經」課程列入其中,老師也不鼓勵學生讀「易經」,反而使我心存好奇,想一窺其堂奧,去瞭解到底「易經」是什麽?為何「易經」被譽為中華民族最高深的學問與智慧呢?雖然偶而在書店或圖書舘看到這類書藉,但大都是古文或譯本,總覺不得其門而入,直到八年前搬到淡水紅樹林後,開始清晨游完泳,抽半斗「煙斗」重拾看自己真正喜歡的書藉習慣。兩年前偶然的機緣在書攤上買了一本「南懷瑾」先生講述的「易經雜說」及「易經繫傳別講」上下兩冊,來回精讀幾遍後始對「易經」有些初步的概念。對個人而言我更確定了一件事:「看不懂的書或文章絕非好書或好文章」。


 


我對「易經」的淺識「乾坤陰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陽極必陰、陰極必陽」乃「易經」的主軸。「變易」乃讓我得知宇宙間的事物無時無刻都在變化中,只要能「順勢順變」可創造出奇蹟,也能逢兇化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倘對「易理」稍有認識,則可自我解憂脫困,「窮則變、變則通」只要心中隨時存有「希望與信心」,多方尋找出路並創造「變化契機」,絕對會有異想不到的好結果,所謂「山窮水畫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世上絕對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從去年開始由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大海嘯,幾乎波及所有國家,全球經濟大蕭條自一九二九以來首見。台灣除「連動債」、「股市」、「金融保險」等遭殃外,最大問題乃國內產業空洞化、外銷萎縮負成長、企業倒閉頻傳、公司裁員減薪處處可見、失業率節節升高、治安亮起紅燈等。失業乃人生中的重大打擊,應變自救之道,我個人淺見首先需隱住陣脚,不可亂了思緒鑽牛角尖,一時「無法開源」則先從「節流」着手降低開銷,乘機作「藏器於身、待機而動」加強多元謀生枝能的學習與規劃,抓住每一個機會,創造「希望」(花50元買樂透也是可行之方),每天早起不可貪睡,作規律的運動、游泳或慢跑(如可學習靜坐或簡易「太極拳」等)有益身心健康、可保持冷靜的思考,聽看激勵喜愛的音樂或影片(如聽生命交響曲或看洛基影片之類等可提昇意志力),健行或騎單車等遠離日常生活環境,看山看海製造靈感等。逛書店找些自己喜愛的「勵志書藉」及「名人傳記」等,看看白話「老子、莊子哲學書藉」或找志趣相近,平日會鼓舞人心士氣的朋友述情解悶等都是排厄解憂之道,願與親朋斗友們共勉之。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