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斗是百分之百屬於歐美國家的產物,雖然清朝時期有旱煙、水煙及鴉片煙等的流行傳入中國,但均是離經叛道的產物。世界煙斗歷史的演進,從十五世紀在介於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發現的印地安陶土煙斗開始,後來由哥倫布將煙斗及煙草帶回歐洲而發揚光大。陶瓷煙斗與海泡石煙斗也在全球風行一段很長的時間,直到一八五0年才在無意中發現石楠木樹根雕出的煙斗最實用。石楠木煙斗 (Briar Pipe),材質特硬、耐燃、紋路細緻顯明,透氣力強,最能保有煙絲獨特的風味,迄今仍沒有其他材質的煙斗取而代之。


   歐美國家的煙斗畫均以油畫表達,包括馳名中外的幽默大師「林語堂博士」手執或口含煙斗的畫像也以油畫呈現。在歐美國家眾多的抽煙斗畫像中,梵谷於一八八九年完成的「口含煙斗的自畫像」油畫乃當今世界上最燴炙人口的煙斗油畫。二00五年五月六日在紐約蘇富比拍出一億零四百萬美元天價的畢卡索畫作「拿菸斗的少年」也是煙斗油畫作品。然而以華人獨有的「煙斗水墨畫」迄今未見,尤其以煙斗為主題的「煙斗水墨畫」更是難得,因為煙斗與水墨畫彼此缺乏關聯性,難有交集點。


   一九八九年(民國七十八年)偶然的日本之旅,我無意中創立了「台灣煙斗俱樂部」也開始抽煙斗。並從古董收藏品中尋找與煙斗最契合的雅趣和藝術品,在眾多的藝術收藏品中發現茶壺及茶道與煙斗正合我個人體會出的五種效益及境界。一時興起作了一首「以斗會友」(Making pipe friends) 的中英文打油詩,刊登在「台灣煙斗俱樂部」二周年特刊背面。中文詩:「口中輕含石南斗、煮茶品茗雅趣多、吞雲吐霧誰稱雄、四海之內皆弟兄」。英文詩:「With a briar pipe in the mouth, savoring tea is the best. Puffing to see who will win, we are all brothers and friends.」。經一位牙醫朋友的引介而認識當時任教於藝專及文大的水墨畫教授「蔡友老師」。彼此非常投緣,我常到他的住處喝茶,看他作畫並多次參觀他的畫展,也教他抽煙斗。每次造訪,我們都會同時點上煙斗,邊泡茶、邊聊天,含箸煙斗欣賞他的畫作,別有一番情趣與意境。


   蔡老師很客氣的根據我「以斗會友」的詩意,畫了一幅水墨畫送給我,並安排在他二十五周年回顧展作品中展出。我非常感激他的美意與友情,把此畫刊登在一九九二年(三周年特刊)背面,也自費印製五百張聖誕卡寄給全球各「國際煙斗俱樂部」的會長及會友們,他們均認為是當年最有創意的聖誕賀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幅「煙斗水墨畫」被刊登在二00二年丹麥煙斗雜誌上,介紹我的詩作並讚譽此畫乃世界首見的「煙斗水墨畫」,大大提昇了台灣的國際知名度。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P.S: 本文及照片未經同意,不可轉戴或 COP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