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3日我在本「部落格」煙斗漫談(八)PO過一篇如上標題的文章,我寫這位「天才同學」的緣起乃因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我在當時的「中國時報」38版「浮世繪」舉辦「想找一個人」的徵稿題材:「童年偶像,別來無恙」。三月十二日中時「浮世繪」登出我的投稿文章,我尋找的對像正是我這位國小繪畫天才「何金鐘」同學。後來20071223日我才將此文轉PO 在「部落格」上分享。


 


2003年「中時」登出的第二天早上,有位嫁給演員住台北的同鄉「邱女士」來電告知「何金鐘」是她以前「羅東林塲」的同事,已退休多年,現住「五結鄉」並給我他的電話,我隨即去電與「何金鐘」取得連繫,並答應他將擇日專程登門拜訪。2004730日我和太太請「羅東」好友帶路專程拜訪「何金鐘」同學,那天下午,我與他長談了三個多小時,對這位「天才同學」的人生遭遇頗感惋惜。原來他與我同年畢業於「羅柬國小」,因父親早逝家境不佳,他休學一、二年後才免強讀完「羅東初中」,畢業後因家庭因素就沒再繼續升學,唸初中時由於繪畫、壁報等藝術天份非常突出,受到學校及「王樊元」美術老師的賞識 (王老師大氣晚成,於九十高齡獲得「國家文藝獎」九十二歲獲頒「文馨獎」),均認為他是位不可多得的「藝術天才」,乃極力想推蔫他可直接免試進入「藝專美術糸」就讀,很可惜因當時他家裡經濟窮困繳不出學費,又需靠他當學徒幫忙維持家計,他母親乃惋拒了老師的美意,也因此斷送了他的「藝術」前程。他告訴我說,他的繪畫天份與創作興趣是無師自通的,打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已可以「水彩」、「臘筆」、「毛筆」等畫山水、鳥獸等國畫,初中以後開始畫「油畫」及「エ筆畫」以中世紀「米開朗基羅」、「達文西」、「羅丹」等為師及範本,學習並摹仿他們的畫法、筆觸。當完兵回來應徵「羅東林塲」的職缺,也藉由他的繪畫天份而被破格錄用,直到「林塲」退休後均受到塲長及長官、同事們的愛載及讚許,在職其間是他一生中繪畫創作的全盛時期,也開始「人像」油畫,當時他畫名遠播,口耳相傳,求畫的人遍及全台各地,創作了不少エ筆「油畫」,有無償贈輿品、有被高價收藏品,也有上級長官以權位求畫等,後來因為無法滿足多方的需求,因此也得罪了幾位上級人物,而使他視「繪畫創作」為畏途,退休前不久他自動封筆迄今。我問他有無任何畫作留在自己手上呢?他說當時自己不知珍惜,一張畫作都沒留下來,我的小時「天才畫家」偶像,竟落得如此下場,我覺得非常的可惜而痛心。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星期五)我和太太回「羅東」參加「小學同學會」,中午聚餐時「何金鐘」正好與我及「蔡老師」同桌,我向「蔡老師」和「同學們」介紹他是我們小學的「天才畫家」,也是我小時候的「偶像」,只可惜他不再畫了,而且沒留下任何「畫作」以資證明。他突然想起來說,記得在「羅東林塲」上班時賣出的一幅「最後晚餐」的油晝,由羅東一所教會收藏,不知三十多年來是否還掛在教會二樓的牆壁上否?我聽到後,如獲至寳,下意識想抓住此難得的「因緣」良機,我說餐後我開車一起到「教會」看看。到了教會後,正好有位神職管理人員正要關門離去,我告知來意後,他帶我們上二樓看到了那張簽有「何金鐘」落款的「最後晚餐」油畫仍高掛在牆上,徵得管理人員的同意,讓我照了幾張照片。回程通過「雪山燧道」時,我和太太都為這位「何金鐘」同學的際遇及被埋沒的「藝術天才」感到不勝唏噓,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讓我拍到了他這幅碩果僅存的「最後晚餐」真蹟照片作留念,也證實他的確是位「藝術天才」無疑。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