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節」我會在心中默唸「杜牧」最燴炙人口的一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小三時在「一途書店」讀到這首詩後,就認為這是一首「空前絕後」表達「清明節」的氣氛最為貼切的好詩,幾十年來始終永誌不忘,可見詩、詞、文章對人們的影響有多大啊!這也許是我畢生崇拜「作家」的原因之一吧!我雖然自知文筆粗拙不入流,但我仍堅持在有生之年「立點言」記述點柬西給後代子孫及有緣人分享之。另外每當「清明節」我也會温故一則「瀟灑人生」的「莊子」悼念亡妻的故事。「莊子」的妻子比他早死,他的朋友「惠子」前去弔喪時,看到「莊子」蹲坐於墳頭上,邊敲著瓦盆唱歌,「惠子」看到此景很生氣的責怪道: 「你妻子與你同甘共苦一生,為你生兒育女吃盡苦頭,現在她死了,你不但沒表示哀淒,還敲盆歌唱,這為免太過分了吧!」「莊子」忙回答說: 「你有所不知,我與妻子恩愛有加,在人生道路上我們相互扶持渡過多少艱難的歲月,也共享過許多美好的時光,她是我這輩子最親密、最依戀的人了,她的死我怎麽會不悲傷呢?她剛閉上雙眼時,我悲痛得不省人事呢!後來仔細一想,妻子原本也是沒有生命、沒有形體,無聲無息的來到世上,現在生命結束又無聲無息的走向人生的盡頭,這生來死往的過程不正像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行變化嗎?她此刻已安詳的回歸自然,我如在旁哭哭啼啼,這不是太不通達生命演變過程的道理了嗎?」。「惠子」聽了這席話後說: 「老哥,你旣然對生與死有如此的透悟,那又何苦在這寒冷的天氣裡坐在你妻子的墳頭上唱歌呢?一來凍壞了自己,二來又吵得你妻子不得安寧,不如我們一起回家吧!」,「莊子」說: 「不忙,我們一起先上酒店去喝一盅吧!」,這是何等的瀟灑啊!


 


慎終追遠乃人之常情,每年「清明節」南北掃墓的人潮、車潮不絕於途。古今中外喪葬的方式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樹葬」等,其中以「土葬」的歷史最悠久、最繁複、最慎重,佔地也最廣,並講究風水以求蔽蔭後代子孫。因此自古以來,皇帝、達官顯要、名門巨賈等均尋覓寳地,特憑高僧術士,多方尋找龍穴、虎方等地,擇方位、看時辰厚葬之。但由於現代人口俱增,陰宅墳墓與陽宅爭地處處可見,好在近二、三十年來有「靈骨塔」的盛行,改善很多覓地困難的窘境,值得鼓勵,加諸近來「水葬」、「樹葬」等方式也漸被人們所接受,這也是不錯的選擇。我祖母、父親火化後均安放於三芝「北海福座」,多年來的「清明祭拜」頗覺方便自然。


 


依個人之見,孝順父母乃人倫之常,「天經地義」不必多加標榜,我們留給兒女子孫的不一定只是財富而已,正面的言行記憶,意義深遠的遺物、書籍、紀念品、字晝、雕刻古董(我的煙斗收藏)等,使之賭物思人的緬懷更俱意涵呢!為人父母理當善盡職責,重視「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使其步向正常的人格、人際發展,須提供學習所需,慎選學校環境及交友情形等,盡量培養兒女多元的學習與專長,早作「生涯規劃」可終身遠離中年失業夢靨之苦。我和太太與弟妹們提前於三月三十日已上過「福座」,今日「清明節」假日正好與太太、兒女談及我們年老後的歸屬問題,我早有定見「畢生樂水」,「晨泳不懈」,我隨手指向窗外「淡水河口」方向他(她)們說: 「大海是我最佳的去處和歸宿」也。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