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一封朋友轉來的e-mail「蚵仔煎與耳鳴」由一位「耳鼻喉專科醫師」執筆,特寫出分享。「蚵仔煎」在我人生歷程中最早的記憶是我「羅東高中畢業」(十九歲)時,舉家搬回母親娘家「士林」暫居。約有七、八個月的時間我曾幫父親在離台北「圓環」不遠的「重慶北路」左側路邊上擺過賣「童裝」的搭棚攤販(這段鮮為人知的往事,將會在我往後的回憶錄中細述)。我和父親在凌晨一兩點收攤後,經常會走幾分鐘的路到「圓環」吃一盤「蚵仔煎」和一碗「香姑肉羹」充飢。後來上「大學夜間部」四年間,需從士林終站搭10路車,在「南京西路」轉車,同車的幾位同學下課後偶會一起走到「圓環」吃盤「蚵仔煎」再回家。圓環經過兩次改建之後,仍然無法找回當年的榮景和氣氛,偶而為了懷舊找到轉開在「寧厦路」小吃的店家,但「往事只能回味」再也品嚐不出當年對「蚵仔煎」的一份渴望、享受、味蕾及鄉土人情味等氛圍了。雖然「台灣」有數以百計的「美食小吃」如蚵仔煎、魷魚羹、香姑肉羹、刮包、肉種、大腸麵線,炒米粉、四神湯、牛肉麵、珍珠奶茶等都在「台灣各角落」、「中國地區」及「全球華人」地區等處揚名立萬,但據某雜誌的抽樣調查,發現「台灣人」心目中最能代表「台灣小吃」的首選是「蚵仔煎」,我頗有同感。


 


據說「鄭成功」當年以「台南安平」為根據地時,軍中糧食短缺,乃就地取材,以台南沿海盛產的「牡蠣」研創出「蚵仔煎」,以「鮮蚵」、「雞蛋」、「蕃薯粉」、「茼蒿菜」搭配大火煎出的吃法而留傳下來。經醫學證明,「蚵仔煎」含有「蛋白質」、「澱粉」、「蔬菜」等營養成分,尤其主角「鮮蚵」所含大量的鈣質、鋅離子、賀爾蒙等元素,可增強免疫カ、有益骨骼發育成長、預防「攝護線」疾病並俱有增進男女性功能的重要成分。海鮮中以蚵、蠔、蝦、蟹等的鋅含量最為豐富,一顆小小的「蚵」含有大約15毫克的「鋅」,一盤「蚵仔煎」幾乎是正常人一天的需求量。


 


除了上述的好處外,日本學者與美國學者均發現「鮮蚵」有改善「耳鳴疾病」、「聽カ減退」及「眩暈症狀」等功效,耳鳴病人乃因血清「鋅離子」濃度過低所導致,建議每天補充3468毫克的「辛離子」兩週後(美國學者則建議每日攝取150亳克),「耳嗚」現象將獲改善。以每盤「蚵仔煎」有六到十顆的數量計算,每天吃一盤「蚵仔煎」足可補充「鋅離子」的需求量,好吃又有效用,何樂而為呢?凡事「過猶不及」我們體內「鋅」的濃度如過量,將會影響到體內「銅」濃度的下降,而引發「貧血」甚至「中毒」現像,因此適可而止,絕不可超量。我偶而會和太太到天母「德行西路」吃一盤「蚵仔煎」和一碗「魷魚羹」解饞,但總覺得「意猶未盡」還是無法達到以前在「圓環」吃一盤「蚵仔煎」搭配一碗熱呼呼「香姑肉羹」的味蕾和感受呢!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