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橫逆與災禍等,甚至有可能引發糾紛或大動干戈的處境與埸面。有些人「得理不饒人」,甚至心知自己理虧却採強硬「先下手為強」的態勢,常有耳聞別人的誤導,萬一出了車禍(尤其女生開車)不論對錯,先下車展示兇悍並辱駡對方,可佔上風,也可要到賠償金或避免「索賠」,我認為「此風不可長」,這是錯誤的「社會教育」使然。常言道「得饒人處且鐃人」、「強中必有強中手」,有時會踢到鐵板,而後悔莫及的。平日開車,旣使我們車子無端被撞,欲向對方要求修車或索賠也務必「心平氣合」、「合情合理」,倘若對方是計程車司機、學生、長者或弱勢等,也應多加禮遇而不與計較才是厚道。


 


政壇上、商場中「不識時務」者及不知退場機智「急流勇退」之士,屢見不鮮,他(她)們非等到「見了棺材才落淚」的悲慘下場才醒悟過來,往往為時已晚也,甚至被冠上「晚節不保」的觀感而抱憾終身,悲哉!歷史上我最深刻的「識時務與不識時務」而引以為鑑的實例,當推「春秋戰國時代」末期「陶朱公范蠡與文種」兩位先賢的事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僅存三千將士退守會稽山上,面臨隨時會被滅國的危機,還好有「文種」和「范蠡」兩位賢相相助,「臥薪嚐胆」,終於一舉「反敗為勝」逼使「吳王夫差」自殺亡國。「范蠡」有先見之明,看出「越王勾踐」只能「與人共患難而不能與人共富貴」的個性,很識時務而果斷的作出「功成身退」的抉擇,帶著心愛的美女「西施」退隱而避走他鄉經商,後來變成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陶朱公」。他退隱前曾忠告好友「文種」並留言道: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勸他也同進退,可惜「文種」不識時務,沒採納好友的規勸,最後被奸人陷害而「勾踐」逼他自殺身亡。


 


「上台容易、下台難」、「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見好就收、急流勇退」的確有道理,歷史很值得借鏡,共勉之。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chen119 的頭像
    benchen119

    陳思翰 (Pipe Chen)的部落格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