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灣與美國教育方式的差異我「胸有成竹」早有定見,我個人從小學、初、高中、大學均在國內接受教育,完全是傳统的「填鴨式」及「通才式」的教育成長過程。高中畢業後因家庭因素,我沒參加「大學聯考」十九歲高中畢業那年僅在士林稅捐處北投分處當了一個月的臨時雇員(該處現已改北投温泉博物館)因急需養家隨即由一位年長的臨時雇員(他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介紹而進入早期位於天母美軍眷區內的「台北美國學校 (TAS)服務。後來TAS 遷至士林,扣除兩年的兵役,我前後在「台北美國學校」服務了長達十二年之久。當兵前エ作之餘到「台北美爾頓語文學校」進修英文從P4SF3整整K了一年的英文,當完兵又回「美校」餐廳部エ作一年,兩年管理「美校」書庫 (BOOK ROOM)之後調至二樓高中「國際語言部助理」(HIGH SCHOOL LANGUAGE DEPT. ASSISTANT)在二摟 負責一間專屬的「視聽教室」(電腦的前身)直到三十三歲結婚後才離開「台北美國學校」。期間我曾身兼兩職,日間担任「語言部助理」,夜間承辦「美校」對外開放的「美國學校英文補習班」從招生註冊到外國老師的上課時間安排均由我一手包辦,鼎盛時期我辦過十六班同時開課的記錄(當時在台灣全部由美語老師教課的英文補習班尚未引進),之後考上「國立中興大學夜間部企管糸」日間仍任助理,夜間半攻半讀完成五年企管糸的學業,這是我一生中很值得回味的一段學習奮鬥歷程。


 


我担任「美校高中國際語言部助理」時,當時還沒有電腦,所有高中部(九年級至十二年級)的課程均以「卡片」方式入擋,每位學生每學期的課程表完全由學生及家長根據學生個人的性向及興趣共同選定,因此除每天早上八時至八時三十分及下午三時至三時三十分的本班 (HOME ROOM) 同學們可同聚一堂外,幾乎少有完全相同的「課程表」能一起上課。多年後有了電腦選課,學生的管理就更靈活了。反觀台灣高中三年的課程都是强迫「填鴨」式千篇一律無法依個人的性向及興趣作選擇,即使現在電腦已普及,大學所修的學分必修科仍比選修科多而且「當」得很利害,無形中埋沒了很多特殊專長人才(我兒子就是制式教育下的犧牲品),誠屬可惜。美國學生因自由天性、家長的鼓勵及崇拜英雄的個性,大都善於發問、表達、推銷自已,課堂上老師發問,不論知或不知幾乎全班同學都舉手,課堂上顯得特別活潑而熱絡,每位同學海闊天空的暢所欲言,發揭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及答案,如此大家可吸收到新知識與多方觀點,絕對超出我們制式的教學範圍很多。每位學生在校內均設有個人的「儲物箱」(LOCKER),遇到考試期間最多帶幾本書回家温習,不像台灣的學生自小學開始至大學都被笨重的書包壓得影嚮健康及發育。很不可思議,即使現在能學生設有個人「儲物箱」的學校仍不多見,頗覺遺憾。


 


我曾仔細研究並觀察「台灣學生」與「美國學生」的差異處,發現小學(同樣六年制)及初中(台灣初中三年、美國初中七年級和八年級兩年)時期,一般台灣學生數、理方面都比美國學生强,但從高中以上至大學、碩士、博士階段的程度一般美國學生均比台灣學生優秀,究其原因乃出在「圖書館教育」。我很佩服美國重視「圖書館」的寬敞空間及豐富的圖書內容,他們從「幼稚園」開始、小學、初中、高中均有各自的「圖書館」,大學以上的「圖書館」更力求完備,資料齊全,應有盡有,這是他們課外知識獲得的主要來源,絕非台灣的學校可望其項背。老師在課堂上重視理解及創意,不重視記憶或死背、不採標準答案而讓學生各自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常在下課前提出下次的課程進度或專題重點,要求學生下次上課時交出「專題報告」,如此一來學生只有到「圖書館」找資料一途,沒時間到處私混,一舉數得。台灣的教育僅重視「課業成績」及「升學考試」,各級學校不設置「圖書館」充實圖書資料及知庫而讓國、英、數、理「補習班」滿街林立,結果只教育出一堆「考匠」而已,這真是「台灣教育」的怪現象呀!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