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歐美風東漸,好像「高爾夫球」在台灣的風行也有三、四十年的歷史了。記得剛開始只有少數有錢有閒的人才玩得起「高爾夫球」因此被標上是一種「貴族運動」。早期呂良煥及凃阿玉在國際的揚名,帶動了打「高爾球」的風氣,全台各地争相投資興建「高爾夫球場」的熱潮,也提高了「高爾夫球証」的價值,一張球証賣到台幣三、四佰萬、更離譜還有人買到五、六佰萬元。後來因土地申請變更不易、水土保育困難等因素,無法申請執照,造成很多投資者開發失利、糾紛不斷,球証失效又轉手不易,害了很多人血本無歸。


打「高爾夫球」是一種運動及很好的社交活動沒錯,我個人的看法打「高爾夫球」的優點 1)看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坪及廣濶的樹林可呼吸到最新鮮的空氣並舒解疲憊的身心。2)十八洞打下來光是走路已達到整天行走的運動量。3)揮捍的動作可使全身各部位的筋骨、肌肉得到充份的動能舒展。4)可增進友誼、建立商場上良好關係及國際的政治交誼等。缺點 1) 時間太長,一場十八洞最快也需三、四小時,而且需排班等候開球,前班打太慢等得心浮氣燥,如遇後班催促太急有如趕着鴨子上架,心裡很不是滋味。2) 住台北市區要打一場球最近也需發一小時左右,遠則一、二個小時,如遇塞車、或趕清晨5:30AM 第一班開球則需34點起床,幾乎需發整天的時間打球、曠日費時。3) 初學者需發錢發時間請教練指導否則姿式不正確容易造成運動傷害,恐球枝跟不上同伴偶而需到練習場練球。4) 球桿配備、個人行頭、汽車油費等所費不貲。


我搬到淡水「紅樹林」後,不必一早開車出門「晨泳」回程又遇塞車,每天清晨6:00 – 8:00AM在住家四樓運動,固定打三、四趟「二十四式太極拳」、游五百到一仟公尺的自由式、抽半斗煙斗看書、欣賞「觀音山」「淡水河」清晨美景。但六年前也曾不想讓好友三缺一掃興,每星期跟着打一場「高爾夫球」前後持續了一年,在等候開球或前一隊進度特慢時我會點上煙斗耐心等待,也不會有煩燥之感。後來因有一次到練習場練習鐵捍傷到手肘才封捍,儲藏室裡現還擺了兩套「高爾夫球桿」呢。


也許那天心血來潮或敖不過好友的力邀又重作馮婦也說不定。但我嚮往的境界是與三位老友抽着煙斗、後無追兵、不急不徐的揮桿,邊走邊聊着前塵趣事、欣賞週遭美景、脚踏菓嶺棉細翠綠的草皮,幾桿進洞大家不記在腦海,榮辱皆忘。走累了在休憩小亭喝杯水抽煙斗或到球場休息站吃點當地小吃稍作休息再戰。打完十八洞後一起作個SPA,回家途中找一家清靜口可的海鮮、意法式餐廳或日本料理店共進晚餐,是多麽愜意的「高爾夫球」聚會啊!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