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惜緣」之人較不會好高鶩遠,不會有奢侈慾及比較心,不會不滿現實或心存怨氣,會尊重別人而不會得理不饒人,較有慈悲憐憫的胸懷。結交到心懷「惜福、惜緣」的朋友永遠不必讓我們存有戒心或設防,與他(她)們相處如沐春風,心裡享受温暖有舒服之感。有此種修養之人不一定全因受宗教的洗禮感染所致,有些是與生俱來的良質本性、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使然或被良師益友的感召或從書本及人生的歷練中獲得等。總之較能「廣結善緣」、「得人和」,處處容易遇到貴人,使人生之路走得更平順而寬廣。


 


「人在福中不知福」很多有福而不知足的人處處可見。有位女士,她先生生前是醫生又是新北市地區的望族,在新北市及台北市天母到處有房子,光是天母地區就有幾拾間的房子出租。她每月收房租、修繕、看房及轉租等事宜就讓她忙得團團轉,她生性吝嗇又節儉(她很少請最親近的弟妹們吃飯),也捨不得搭計程車,都以公車代步或走路。每次回娘家,弟妹們總是看她「眉頭深鎖」不開朗不快樂,抱怨連連,說她命最苦。弟妹們私下評論,她嫁出後不愁吃不愁穿是姊妹中最有錢最讓親戚們羨慕的富婆。但看在我眼中,她確實命苦,她只知擁有而不知付出,不知惜福與人分享、不知放下和放手怎會不苦呢?誰都知道「錢非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道理。很多退休的「銀髮族」們,幾乎大家都領悟到「錢多錢少够用就好」,捐出積蓄多作善事,平日生活越簡單越好,深知「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才是重要。


 


我很重視「緣份」也略知「惜緣」、「造緣」及「廣結善緣」的道理。 2003103日(星期日)我和太太特地開車帶我母親到三芝「緣道觀音廟」吃中午的素食「懷石料理」,進了用餐地點才發現跟我們一樣「慕名而來」的遊客已滿座。服務小姐看我母親年紀大特別安排了四人的桌位給我們,我們三人坐下仍留有一空位,坐定後我看到一位中年婦人站在入口處在尋找空位。我靈機動了「分享心」就跟我太太說:我們可以請那位太太跟我們一起坐好嗎?我太太也看她只一人說好啊!我乃起身走向她,我說:「請問,妳是一個人嗎?如不嫌棄可跟我們同坐」她露出笑容說: 「好啊!謝謝、真不好意思」。我介詔我媽和太太跟她認識,她姓張住桃園「南崁」,她說她也是看到電視報導,請先生帶她來「觀音廟」他再到北海打「高爾夫球」。從外表穿着及談吐,一看就知道她是位有涵養、有愛心的中年太太。她和我太太、我媽一見如故,用餐時大家聊得很開心。她和先生從「內湖」搬到「南崁」新大樓不久,有兩位女兒都在美國唸大學,偶而會回「內湖」。我們都認為這一餐是「素食」中的美食精饌(前年「王品」也在八德路開了一家「舒果」素食很不錯),餐後一起坐在樹下休息,欣賞台灣惟一唐式建築的「觀音廟」及高雅的庭園設計,很有特色此廟很值得參觀。我們要離開時,她打手機問她先生球局的進度,她先生說可能還需一個小時,我說我順路可帶妳到「紅樹林」。她在車上提議並邀請我們可否到「南崁」她家一遊呢?我和太太商量看她那麼誠懇乃破例答應了她。我們先送我媽回「天母」家休息後,直接送她回「南崁」的家,她新家住高樓有百坪,設計佈置很高雅,喝過茶後她先生也打完球回到家。她先生是某金融公司的「董事長」人很忠厚而客氣,我們聊得很開心又投緣。他提議請我們一起到桃園吃「泰國餐」,我們說怎麼好意思呢?他說她太太是第一次邀請剛認識的朋友到家裡來,這是多麼難得的機緣呢?我說我們也是首次認識就造訪人家,這的確是一種「緣份」,我們也很爽快的答應了。


 


從此我們交往迄今已八年多了,她每年約有三個月的時間到美國看兩個女兒,一回來都會打電話找我們一起吃飯並送禮物給我們,她也送過我們多本的好書,我們心存感激。2006年開始我們也不間斷的轉寄朋友們提供的好資訊及好文章分享,彼此「惜福」又「惜緣」能交到這麼投緣的好朋友呢!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