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問,抽煙斗有什麼好處呢﹖為什麼要抽煙斗呢﹖其實答案很簡單;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愛收藏字畫、古董呢﹖有那麼多人精研茶道、收藏茶壺呢﹖有那麼多人對集郵拾貝樂此不疲呢﹖有那麼多人醉心音樂、品嚐美酒呢﹖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是個人的嗜好,純屬生活的領域。抽煙斗、收藏煙斗也完全是個人的嗜好,一種悠閒的藝術生活與品味。
人類抽煙斗的歷史起自十五世紀,根據國外的記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在介於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的印第安人已有抽煙斗的的習俗。在部落中能抽長管陶瓷煙斗,是德高望重者的象徵。各部落酋長的聚會場合,長管煙斗的相互傳遞抽著是表達認同和諧之意,故有「和平煙」的稱謂。後來哥倫布將煙斗和煙草攜回歐洲,造成流行。在歐洲的煙斗族也被視為是較有涵養,有貴族及上流社會的氣質,較懂得生活情趣與品味的人。口含煙斗舉止談吐優雅之士,無形中會散發出一股成熟穩健而充滿智慧的魅力,使人樂於親近交談,進而論交。難怪享譽中外的哲學幽默大師林語堂博士,畢生對煙斗情有獨鍾。他在「生活的藝術」書中第九章第五篇「淡巴菇和香」中提到:「口含煙斗者是最合我意的人,這種人都較為和藹,較為懇切,較為坦白,又大都善於談天」。他說:「煙斗從哲學家的口中引出智慧,也封閉愚拙者的口,使他緘默;它能產生沉思的,富有意思的,仁慈的和無飾的談天風格」。他也強調:「口含煙斗的人都是快樂的」。從大師的描述,足見抽煙斗的嗜好是一種高尚悠閒的生活藝術,煙斗的魅力展現無遺了。
台灣抽煙斗的歷史起步較晚,有抽煙斗嗜好的人不多,對煙斗及煙絲的知識較貧乏。很多人對抽煙斗心存好奇與嚮往,但不得其門而入。其實抽煙斗並不難,但需要指引,如同一個人要享受釣魚之樂,也務必稍俱一些釣魚的常識,諸如釣捍、魚餌、配備的選擇,也需要瞭解各種魚類的習性等。抽煙斗也一樣,如何選購煙斗、煙絲、配件,如何保養等都是入門必備常識。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加快,精神緊繃,壓力大。忙裡偷閒,尋找片刻的寧靜與休閒的空間,以疏解緊張的情緒是必需的。因此除正常的運動外,休閒活動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調劑。抽煙、喝酒、喝茶、喝咖啡均有消除疲勞,提神的作用。但抽煙有害身體醫學上已經證實,因此我個人也希望有抽香煙習慣的朋友最好戒掉,否則我建議改抽煙斗較佳。因為抽煙斗只作口中的品味 (MOUTH TASTE) 而已,不可吸入腹中,沒有與紙同時燃燒,可減少致癌物質,焦油又會留置在斗徑內,可用特製的通條 (PIPE CLEANER) 清除,可減少致癌的機率。從國外的醫學報告資料得知,一天只抽五斗以內的煙斗,致癌率只有0.4%,幾乎與不抽煙的人相同。抽煙斗不可急躁,必須緩慢行之,可以平心靜氣,沉穩而無暴戾之氣,利於思考產生靈感。因此煙斗族常見於文人雅士、古董藝術收藏者之間。其實各行各業的成年人及有抽香煙習慣的人,均可嚐試抽煙斗,可收一斗在手氣定神閒的效果,飯後一斗煙,快樂勝神仙的享受。
我個人十多年來的親身體驗,如口含一支精心純手工雕出的煙斗 ( PIPE) ,搭配各人喜愛的煙絲,享受吞雲吐霧的樂趣,至少可達到「五種享受」:眼觀心儀的煙斗是一種「視覺」的享受;觸摸紋路細緻的煙斗是一種「觸覺」的享受;不急不徐的抽煙斗,品嚐醉人的煙味是一種「味覺」的享受;吐出的香味彌漫在空氣中,聞之讓人陶醉是一種「嗅覺」的享受;思緒綿綿不絕,煩憂盡失,達到靜心的境界是一種「心覺」的享受。古董藝術品中有此五種效益者幾希﹖何況收藏煙斗、養斗的樂趣橫生,足見煙斗有引人入勝的魅力。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