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何時開始抽「煙斗」並沒有確實的歷史記載,但十五世紀在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的「印地安」部落中首次挖出的「陶土煙斗」乃被認為從那時候開始「印地安」人已有抽「煙斗」的習慣。然而抽煙斗當時並不普及,甚至有強烈的階級限制,部落中只允許最高層級的酋長、長老、巫師等大人物才有資格抽「煙斗」。當各部落酋長們開恊調會議時,彼此傳遞來回抽長管的「印地安煙斗」(CALUMET) 是不可或缺的禮儀,象徵着與會的酋長們彼此同心認同理念,毫無敵意一團和氣,亦稱之為「和平煙」。


                                       


煙斗 (PIPE) 煙絲 (TOBACCO) 的普遍風行應始於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將煙斗、煙絲帶回歐洲大行其道而發揚光大。由於歐洲人較講究生活情調、品味高而細緻,諸如品酒、咖啡、下午茶、藝術、服飾等。雖然「煙斗」由美國發蹟,但早期成名的「煙斗」雕刻家大部份以歐洲先進國家最膾炙人口,根據「日本煙斗俱樂部」於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煙斗大全」所標示當時歐洲手エ創作排行榜第一名「JOHN MICKE」、第二名「SIXTEN IVARSSON」、第三名「GEET HOLBECK」、第四名「EMILE CHONOWITSCH」、第五名「LARS IVARSSON」、第六名「JESS CHONOWITSCH」第七名「SVEN KNUDSEN」、第八名「ALNE L.JUNG」、第九名「BO. NORDH」、第十名「ANNE JULIE」、第十一名「SVEND BANG」及第十二名「PAUL HANSEN」。眾所週知全球最佳的「煙草」是產在美國的「維吉尼亞」周圍幾個州,然而製造出來的「煙絲」還是以歐洲的先進國家為佳。當時最有名的「煙絲」有「DUNHILL」、「ORLIK」、「B.B.B」、「PETERSON」、「MAC BAREN」、「LARSEN」、「STANWELL」、「SCHNDINAVIAN」「DOWWE EGBERTS」、「BORKUM RIFF」、「HALF AND HALF」、「CAPTAIN BLACK」等。最主要是歐洲人的生活較優閑,加上性格較細心、專心、求完美的民族性使然。


 


「煙斗」經過五百多年來的材質演進及改良,期間風行過多種材質的「煙斗」,最具代表性的有「陶土煙斗」、「玉米心煙斗」、「葫蘆煙斗」及「石楠木煙斗」等。「石楠木煙斗」從一八五o年始風行至今已超過一個半世紀,雖然有很多人一直在尋找其他材質取代,但迄今仍未發現。我去年也發揭出目前台灣四位手エ「煙斗」創作藝術家,他們除以「石楠木」製作外,也採用台灣獨特的木材如「黃連木」、「黑檀木」、「櫸木」等來製作「煙斗」。從木質的色澤、觸感、紋路看來我覺得還不錯,因未實際使用過不知耐燃性如何?我不敢妄加評鑑,但我敢確定將來必定會有新的「煙斗」素材風潮再起的時候,也有更多的「煙絲」供全球斗友們品嚐,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lax with your pipe!


Pipe Chen


P.S: 本文未經同意不可轉載或引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chen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